急诊医学科再获2020年度梅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立项
2020年1月18日,梅州市科技局发文,急诊医学科获得2项2020年度梅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分别是由李淦辉副主任医师申报的课题《无线床旁超声诊断技术在院前胸腹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0B031),和黄城基主治医师代表急诊医学科申报的课题《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和动脉血乳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项目编号:2020B024)。 自2017年下半年起,急诊医学科高度重视临床科学研究,由学科带头人杨贞文主任医师担纲组织举办“急诊学术沙龙”、“急诊科研提高班”等科研培训活动,鼓励一线医护人员撰写课题标书,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并进行全程辅导把关。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急诊医学科收获颇丰,截止目前已获得市级科研课题立项8项,实现了急诊医学科研课题“零”的突破。
杨贞文主任医师当选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急症预防与救治 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0 年 11 月14日,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急症预防与救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举行,按照学会选举章程,大会通过不记名投票,选举出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急症预防与救治专委会委员188名,常务委员59名,副主任委员15名,主任委员1名,名誉主任委员3名。急诊医学科杨贞文主任医师当选常务委员,曾林先主治医师、李淦辉主治医师、松口医联体急诊科主任温华荣主治医师当选委员。 近年来,急诊医学发展迅速,许多诊疗技术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关注急症的防治、预防危急重症成为当今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课题。急症预防与救治专委会聚焦疾病前期预防、临床诊疗、康复预后等“全链条”的防治过程。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要不断加强急症预防与救治的“一体化”建设。急症预防与救治专委会的成立,通过践行“医防联合、防救一体”的方针,将对急症的早期和规范化防控做出积极影响,为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急症预防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借助急症预防与救治专委会这一平台,将有利于促进我院急诊学科的发展,并带动医联体急诊专科共同进步。
疫情下,五月天,学科建设赋新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快速通道是由急诊医学科牵头,联合消化内科、胃肠外科、介入治疗科、肝脏内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学科,以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共同完成的国家级评审项目,拟通过“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认证,创建“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区域中心”,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强化多学科诊疗协作,壮大学科综合实力。2020年5月29日,该项目MDT团队冒雨前往五华县人民医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得到了五华县卫生健康局、五华县人民医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会议在五华县人民医院深圳大楼五楼会议室举行,来自五华县人民医院、五华中医院和五华县各乡镇卫生院约110名一线医务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由五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曾伟标主任主持。五华县人民医院周雄清副院长首先代表该院致辞,他欢迎粤东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快速通道MDT团队来到五华县人民医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期许通过学术交流,提高诊疗水平,共同进步,并预祝本次学术会议圆满成功;粤东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快速通道MDT小组组长杨贞文主任医师在致辞中指出,五华县人民医院和粤东医院是兄弟医院,两院医务人员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交流频繁,举办大型学术交流会旨在打造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携手共同进步,当前五华县人民医院正在积极创建“胸痛中心”,形势向好,他预祝五华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胸痛中心”评审。 在学术交流环节,心内科一区谢志辉主任分享了粤东医院成功创建广东省及国家级胸痛中心的经验,以详实的数据展现了粤东医院创建胸痛中心的工作实践,并归纳、总结了创建胸痛中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急诊医学科杨贞文主任在做粤东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快速通道项目介绍时,首先以图片方式展现了粤东医院的院容院貌及交通优势,回顾了粤东医院学科建设情况,他指出,当前粤东医院在成功创建 “三甲”医院基础上,举全院之力重点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区域中心等三大急救中心,鼓励各学科互相“抱团”,形成合力,藉此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加快学科发展步伐;急诊医学科曾林先主治医师详细解读了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2015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着重介绍了急诊救治环节的临床经验;消化内科杨智炜主任结合消化内科的临床实践,就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2018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进行了解读,并介绍了粤东医院急诊内镜治疗的情况,据了解,目前粤东医院内镜中心已全面开展24小时急诊床边内镜治疗,在救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方面,与急诊中心实现了无缝衔接。 肝脏内科是梅州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学科,也是粤东医院的龙头学科,近年来在双聘学科带头人李刚教授带领下,医、教、研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戴小灵主任详细介绍了该学科肝纤维化扫描仪、肝病治疗仪、肝脏储备功能分析系统、肠道屏障功能分析系统、腹水回收系统、人工肝支持系统等特色诊疗技术,并与学员们共同分享了一例中毒性重症肝炎的诊治情况;普外一区吕培标主任结合一例与内分泌科联合开展的通过外科手术减重的典型病例,着重介绍了该学科特色技术之一——腹腔镜微创手术取得的成绩,学科发展成果喜人;普外二区周志涛主任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我们能做什么?》为题,介绍了该学科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经皮肝穿门静脉选择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PTE)、部分性脾栓塞术(PSE)等特色介入治疗技术,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病例介绍中,他利用视频图像动态展示了门脉系统穿刺造影情况,栩栩如生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时间安排紧凑,内容新颖,通俗易懂,获得学员们一致好评。MDT团队各学科利用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充分展示了各自的特色诊疗技术,这对于提升学科品牌形象,拓展学科发展空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急诊医学科杨贞文主任医师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的急诊应对策略》推荐疫情防控“粤东经验”
急诊医学科杨贞文主任医师作为梅州市、区、医院三级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自1月下旬起全程参与“新冠肺炎”的发热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环节建设、确诊病例诊治以及科室院感防控工作,并根据临床实践撰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的急诊应对策略》一文,发表于中华医学会《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及时向全国同行推荐疫情防控“粤东经验”。
急诊医学科获得2019年度梅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发展类)立项公示
2020年1月2日梅州市科学技术局网站公示2019年度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发展类)汇总表,由急诊医学科杨贞文主任医师申报的《Caspase-12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干预研究》和黄运忠主治医师申报的《床旁联合检测cTnⅠ、NT-proBNP在非ACS(心源性)AND(急性胸痛)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位列其中,即将获得立项。 杨贞文主任医师申报的《Caspase-12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干预研究》项目,是我科首次申报基础医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