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立冬养生小妙招来啦,请收下!

发布时间:2020-11-05  点击数:8199  作者:温冬莉

立冬是今年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到来,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寒气将步步紧随,草木凋零、蛇鼠冬眠、候鸟南飞,万物静谧闭藏以度冬日。《黄帝内经》有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故养生家主张立冬养生当以“闭藏”为主。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养生小妙招,注意收好哦!

一、起居养生

image.png

1.防寒、防感冒: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言:“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故立冬之后,当顺应冬季养生的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日出而作,防止晨早和夜晚的寒气侵袭机体;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尽可能避免剧烈运动,柔和的八段锦、太极等较为合适,达到身体微热的状态即可,不能像春夏季节锻炼一样大汗淋漓,以免肌肤腠理打开而受寒感冒。保持室内通风是立冬以后必不可少的工作,空气过于干燥时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或者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寒冷干燥的空气对鼻粘膜、呼吸道等的刺激,缓解呼吸道不适。

秋冬季节鼻炎亦是许多人的麻烦事儿,而在人体的穴位中,迎香穴对鼻炎患者是十分管用的。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腧穴,位于双侧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鼻塞、口歪等病症,感冒鼻塞、鼻炎的患者用食指指腹按摩此穴,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2.防腰寒护肾脏:

在中医学中,带脉起于季肋环行于腰腹部,有约束纵行诸经的作用,同时,五脏中的肾脏藏于此处,肾应冬,喜温恶寒,藏先天之精,主蛰守位,故立冬来临,腰腹部的保暖工作不容忽视,不宜穿露脐露腰的衣物。

按摩是中医的一项预防保健技术,能温煦阳气、畅达气血,立冬来临,不防尝试用双手搓腰的方法,具体做法两是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经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中,主治劳瘵,腰痛等),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3.防脚寒:

中医有“凉从脚下起、病由脚底生”的说法,双脚虽然是距离我们心脏最远的部位,然而有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可惜表面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对温度比较敏感,是外邪容易侵袭之处,所以脚部的保暖亦是立冬来临后的重要工作,一旦受凉便容易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如胃痛、腹痛、腰痛、静脉曲张、痛经等疾病。

中医技术中可以选择艾灸涌泉、中药沐足等方法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沐足方子:取艾叶20克,桂枝15克,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待温时取药汁泡脚,水温宜控制在38-43℃,淹没踝关节处,浸泡20~30分钟即可。

小贴士:

(1)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沐足时,水温不宜过高,以不超过40℃为宜,避免烫伤。

(2)阴虚内热患者慎用以上沐足方,最好先咨询正规中医医师评估体质情况后再使用。

二、饮食养生

立冬之际饮食调养宜滋阴潜阳,多进温补而少食生冷。根据中医五行理论,黑色入肾,而肾应冬,故黑色食物皆为佳品,如乌鸡、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枣等,韭菜、桂圆、枸杞、虫草花亦是不错的温补食材,同时多补充维生素,可食用新鲜的应季水果如冬枣、蜜柚等,缓解皮肤黏膜干燥不适。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几道养生膳食,快快收藏起来吧!

1.姜酒鸡

客家娘酒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立冬之日开始酿酒是客家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风俗。立冬以后天气逐渐转冷,也正是饮用客家娘酒最适合的阶段,有温补驱寒、通经活络、美容养颜的功效,加上补益的鸡肉、散寒的老姜、滋肝补肾的枸杞子,是立冬以后进补的不二之选。

材料:客家娘酒适量、鸡肉一只、老姜适量、枸杞子适量

功效:温补散寒、活血通经

小贴士:实热患者、痔疮、高血压患者慎食。

2.核桃芝麻枸杞糊

材料:芝麻粉、核桃肉、枸杞、红糖适量。

功效:黑芝麻补肝肾,枸杞补虚劳、益肾精,核桃补肾,此美食有益于缓解乏力、疲惫,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脱发,皮肤干燥,大便秘结,月经不调等不适。

小贴士:糖尿病患者不宜放糖。

3.虫草花山药鸽子汤

材料:鸽子一只、淮山药、虫草花、赤小豆、薏米适量。

功效:鸽肉补肝壮肾、益气补血,虫草花性质平和,益肝肾、补精髓、有一定的增强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赤小豆和薏米以形补形,渗湿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