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了解更多

重点专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广东省临床呼吸重点学科和梅州市临床呼吸重点学科,由名医门诊、专科门诊、门诊综合诊疗室、专科住院病房、呼吸内镜诊疗室和肺功能检查室、睡眠呼吸诊疗室组成。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全面发展

生力量雄厚

科室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医疗团队,包括中山三院双聘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1名及副主任医师1人,科室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业务蒸蒸日上,每年收治住院病人数达2000人次以上,肺功能检查人次达5000人次以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每年达1000例以上。

设备先进精良

目前科室现有病床54张,配备有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仪、肺功能检测仪、高清电子支气管镜以及床边支气管镜、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呼出一氧化氮检测仪、振动排痰、中心吸氧、吸痰、床边雾化、微量注射泵、心电图机、睡眠呼吸监测仪以及睡眠呼吸(鼾症)治疗仪等,为开展临床各种疑难、复杂、危重呼吸疾病的诊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科目前有26台呼吸机: 4台有创呼吸机、11台无创呼吸机, 11台高流量湿化氧疗仪。机械通气治疗对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外科手术后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效果显著,我科将机械通气直接用于普通病房,使部分患者无需进入ICU就可接受治疗,大大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患者接受治疗提供更舒适的环境,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目前26台呼吸机使用率高,为呼吸衰竭急危重患者提供优质治疗。

   

 

科研教学齐头并进

科室在加强专科建设的同时,注重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开展有胸腔内注射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临床观察;透明质酸防治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疗效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致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观察;肺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与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降钙素原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诱导痰细胞分类监测联合肺功能在慢阻肺、哮喘及其重叠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白求恩·医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分析、SCC联合异常糖蛋白TAP检测在肺结节及肺癌早期诊断价值、PD-1/PD-L1抑制剂肿瘤治疗中的肺脏毒性的相关研究进展、抗生素治疗需无创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等多项科研项目。与此同时,科室还定期举行科内教学查房、操作演练及专业知识讲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作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打造高精尖手术的道路上不断向前,激光治疗、球囊扩张术、EBUS-TBNA、气道支架置入等四级手术将常规开展,为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本地及周边患者提供省内先进的医疗服务。

专家团队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专科特色

多年来,科室积极探索呼吸专科新技术,努力开拓业务工作新领域,对于呼吸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肺癌等疾病有着规范诊治流程,以及对急危重症如重症哮喘、重症肺炎、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的抢救有丰富的经验,对于疑难病例以及危重症病例如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癌定期开展MDT多学科会诊查房。随着呼吸学科领域技术日新月异,一些疑难、危重症疾病的诊治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如肺功能检查以及呼吸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的确诊;无创通气在呼吸衰竭方面的应用,疑难肺结核病的诊治、重症肺炎、吸入性肺炎的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镜下治疗气道狭窄引起呼吸困难,支气管镜下困难异物取出等;支气管扩张症、不明原因咯血的纤支镜下止血治疗、纤支镜针吸活检淋巴结检查,B超和CT引导下肺穿刺技术对肺肿物性质诊断等。

目前肺部肿瘤发病率越来也高,科室团队在肺癌抗肿瘤治疗(化疗、靶向、免疫、抗血管等治疗)方面进一步完善加强,开展气管支架置入术、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术、气道肿瘤消融术,包括硬质支气管镜下治疗,如高频电刀、冷冻、氩气刀、激光等。

科室已开展肺康复治疗专区,主要针对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尘肺以及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等肺康复治疗,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活动为慢性肺病病友提供健康教育、咨询、腹式运动、正确排痰、长期家庭氧疗、无创辅助呼吸应用、营养支持、肺功能监测等指导,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互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广大患者一致好评,以后我们将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形式健康教育活动,让患者多途径、多方式参与到慢阻肺之家的大家庭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