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进补养生这样做起来
小寒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亦是隆冬的代表,意味着旧年已暮而新岁不远了。小寒也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段,气候特点为大风、降温、降雪,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所以此时当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养生则同样顺应冬季闭藏的原则。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探索小寒的一些习俗和养生技巧吧!
习俗
养生技巧习俗习
养生技巧
(一)
防寒保暖
在南方地带,小寒是最为寒冷的时段,素有“小寒胜大寒”之说,防寒保暖绝对不容忽视,尤其是大风天,中医理论中,风邪为“百病之长”,在小寒这种大风、降雪降温的时段里,一定要穿暖和,戴好帽子、围巾,保护头部、颈部、腰部、双脚,防止风邪侵袭机体,同时特别注意防冻疮。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晚起、避免熬夜。多晒太阳,并适当运动,如打八段锦、太极和跳绳等,不宜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防止因为寒冷,血管、肌肉、关节韧带等收缩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二)
饮食要温补
五谷是冬季进补的基础,可以给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时令干果如栗子、红枣、桂圆等也是滋补佳品,肉类则可选择羊肉、牛肉、鸡肉,素菜则可为韭菜、萝卜、胡萝卜等,而黄芪、党参、当归、枸杞、熟地等是不错的滋补材料。慎食生冷、辛辣之品,伤及后天之本。
(三)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诸多中医技术中较为简单的操作。小寒节气,按摩以下五个穴位有一定延年益寿的功效,一起来看看吧!
01
百会穴
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亦为头部的正中点。头为诸阳之汇,而百脉皆交汇于此穴,用指腹轻轻敲击或者揉按百会穴,均有一定的提神醒脑、通经活络的作用。
02
膻中穴
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轻轻按摩或者两手交叉,握空心拳,适当力度捶打膻中穴,可以舒缓心中郁闷之气,缓解衰老。
03
气海穴
位于脐下1.5寸。每日可以用手掌摩腹,温煦丹田,或者热敷中药封包、艾灸等均可起到补益温煦的效果。
04
劳宫穴
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劳宫穴为心包经上的穴位,坚持长期按摩强心降心火。
05
涌泉穴
涌泉为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临睡前半小时沐足,同时按摩涌泉穴,并且交替按摩劳宫穴,可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