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Medical information

简单认识“耳穴”及其相关疗法

发布时间:2020-10-14  点击数:5869  作者:中医科

  虽然时已入秋,多场秋雨都意图把炎炎夏日的尾巴断绝,奈何“秋老虎”余威尚存,大家出门仍然以清凉的短袖、短裤(裙)为主。露肉多了,“减肥”便成了与气温一样经久不息的话题。相信很多人在网上、在美容院、在养生会馆都听说过“耳穴贴敷”、“耳针”、“耳穴压豆”减肥法。小小的耳朵是否真的蕴含如此大的能量、经过简单的贴、扎、捏就足以“四两拨千斤”去减重瘦身?具体的疗效应当具体分析,今天在此笔者仅向大家简单科普“耳穴”的由来以及目前其治疗的途径以供参考。

  早在黄帝内经的《灵枢》经中,就已记载了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作为中医针灸学最早的“解剖基础”,《灵枢》记录的经络走向、定穴以及功能主治已经较为完备,其中涉及耳朵的手少阳三焦经“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但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帛书中,发现有明确“耳脉”的记载。其成书更早,证明在远古时代,中医对人身在外所形诸内的理论已经有相当充分的认识,绝非“盲人摸象”式的片面认知。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中医理论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人体黑箱”模式,而在“耳穴”(古代的耳部经脉)系统中,这个模式得以经典再现:从耳部、耳周的疾病,乃至全身四肢、脏腑功能的失调,均可从耳穴当中寻找对应的区域,通过压痛、红肿等的诊察,以及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达到准确辨病、辨证论治的目的。根据目前我国针灸学会下属“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修订的国标2008版,共93处穴位,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都有其对应的穴位可以辨证、治疗。

  目前,在“知网”上搜索“耳穴”的主题词,可以发现14000多篇相关的文献,大多数研究仍与医学相关,包括耳穴麻醉、治疗神经-精神症状、减肥、调节内分泌、术前术后相关指标/功能的调节均有众多临床研究。而目前主流医学运用耳穴的治疗手段则包括:针刺(毫针法、皮内针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电针),艾灸、敷贴、按摩、磁疗、药物注射、激光照射等。当然,在使用耳穴治疗的时候亦有相关的禁忌症与限制人群,并非如市面广告所言“全民皆可”、“全民适宜”,至少常规应当知道,外耳部破溃损伤时、本身具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如重度贫血、急性心力衰竭等、孕产妇等情况需慎重寻求治疗,甚至不能以耳穴论治。同时,由于操作的无菌观念不足、手法的不熟、材料选取不当等多种原因,新闻上时有报导由于寻求耳穴治疗继发“异物入耳”、继发性中枢感染等严重不良预后,故在此笔者提醒,无基础医学知识及相关资质的各位群众切勿盲目实施耳穴相关的诊疗!

  我科每周一、三、四上午均设有专家门诊,李林锋主任作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的本地名中医能为大家提供“耳穴”方面的诊疗意见。欢迎有需要的患者和(或)家属前来详询。我科电话:0753-2829262。